防止非法中介陷阱 保护消费金融安全
近年来,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、中介“代理维权”、陷阱消费“债务减免”等非法中介活动频发,保护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金融合法权益,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。安全这些非法中介机构以“专业权利保护”、防止非法“全额退保”、中介“无条件债务减免”等噱头吸引消费者,陷阱消费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沉重的保护陷阱。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(以下简称“民生信用卡中心”)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,金融防止非法中介陷阱。安全 一、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——穿着维权外衣的中介敛财陷阱。 非法中介机构最常见的陷阱消费做法之一就是“代理退保”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以“全额退保”、“代理退保手续费”的名义委托其办理保险退保,主要手段包括: 1. 虚假承诺。犯罪分子谎称可以“全额退保”或“拿回更多钱”,诱使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。 2. 伪造材料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证据、恶意投诉等方式损害消费者的信用记录。 3. 收取高额费用。成功代理退保后,犯罪分子收取的服务费远高于市场标准。 二、“代理维权”——以维权的名义进行诈骗。 “代理权保护”是非法中介机构的另一种惯例。他们以“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利”和“解决债务问题”的名义“保护自己的权利”。事实上,他们通过以下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: 1. 煽动情绪。犯罪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不满,夸大问题的严重性,煽动消费者采取过度行为。 2. 收取高额的服务费。在所谓的“权利保护”过程中,犯罪分子收取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。 三、“债务减免”——虚假承诺背后的法律风险。 非法中介机构以“减免债务”、“无条件解除债务”等承诺吸引消费者,实际上通过以下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: 1. 前期费用高。犯罪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大量的“服务费”和“咨询费”,但实际上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服务。 2. 伪造协议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债务减免协议来欺骗消费者的信任。 3. 转移资金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将资金转入其账户,然后拉黑消费者,卷钱逃跑。 上述行为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,而且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风险,陷入更大的困境。在此,民生信用卡中心温馨提醒您: 1. 增强风险意识。消费者要警惕“全额退保”、“无条件减免债务”等承诺,不要相信陌生的电话和网络信息。 2. 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。遇到问题应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机构的正式渠道反映和解决,不得委托身份不明的中介机构。 3. 保护个人信息。不易向他人披露身份证号码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,防止信息泄露。 4. 学习金融知识。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金融知识,提高识别非法中介的能力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安徽省青年科技活动中心绩溪县科技教育均衡活动
- 2024年全国216家商场销售额来了:地头蛇实力碾压,接地气mall涨幅惊人!
- 不再是华发商主导,珠海商业真的爆发了!?
- 截至3月中旬,崇礼本雪季共接待游客495万人次
- 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3分公司·15以案说险:专业律师帮你全额退保?警惕!
- 万科2024年报:商业收入88.9亿元,印力管理项目租金超过95%
- 从亏损到盈利:前仓 传统超市“吃”?
- “忠诚会员”飙升至35万,但老铺黄金涨价后排队消失了
- 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提醒您:养老金要稳定,防欺诈要明确!教你看穿“代理退保”套路
- 第十三届泉州市委第九轮第二批检查
- 今年,张家口市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全面启动
- 美团骑手养老保险试点 泉州先行
- 泰盈人生“盈”新的高度:点亮“终身”现金流,生活质量好,生活质量好
- 过去“咖啡界老二”Costa,能坚持高端多久?
- “五角场合生汇”不断出圈,更了解年轻人!
- 产教融合培育文化旅游新军 泉州高校共建宋元文化创新基地
-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举办女神节特别活动 以人文关怀敬礼"她力量"
- 中国潮玩30年完成三级跳
- 张家口涿鹿充分发挥邻近优势,探索“京研冀制造”、“京算冀存”的创新合作模式
- 购物中心收入飙升34.6%,中海商业押对!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